close

緣起

IMAG0419.jpg

IMAG0424_BURST001.jpg

IMAG0401.jpg

IMAG0425_BURST001.jpg

我們幾個堂兄弟姊妹,一直有個心願,就是要北上新竹和苗栗探望高齡93歲的大姑媽,以及90歲的小姑媽。

 

大夥聊天時說春天要去,春天過了還是沒去,轉眼夏天、秋天也結束了,依然沒有行動,相信遠在百里外的大姑媽和小姑媽也在盼望著外家孫﹝娘家姪子、姪女﹞的到來。時間是不等人的,能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,大家也意識到不能再開空頭支票了,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於是我們決定在112728日付諸行動。

 

我們一行有文龍、文雄、文泉,存芳、阿玉姊、阿秋姊、秋蘭、麗萍、阿珍、阿月,還有秋蘭的兩個外孫,共十個大人和兩個聰明可愛的小蘿蔔頭。行前我們準備了野蓮和香蕉當伴手禮,還有我們滿滿的祝福。

 

小姑媽【阿運姑】

 

我們早上六點從杉林老家出發,約兩個多小時後,先到小姑媽位於頭份的家,我是頭一次來,當我們的車子開進巷子時,遠遠就看到小姑媽的兒子宏鎮站在一棟兩層樓的紅磚屋前等我們,進入小姑媽家,我發現小姑媽長得有點像阿婆﹝祖母﹞,母女倆都有一張圓而福泰的臉,高挺的鼻樑和白淨的皮膚。

 

小姑媽看到眾外家孫來看她,高興的和我們閒話家常,大夥圍繞在小姑媽左右,握著她的手,噓寒問暖,想把我們內心最熱切的愛與祝福傳遞給小姑媽,希望能稍稍替阿婆彌補當年骨肉分離之遺憾。

 

小姑媽三四歲時﹝約民國十六年、日據時期﹞,因曾祖父沉迷抽鴉片,導致家庭負債累累,身無分文的阿公和阿婆為了籌旅費南下避債,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,忍痛把小姑媽賣給他的養父母當童養媳,當時小姑媽還不解人事,內心的衝擊不大,加上養父母的經濟狀況不錯,生活還過得去。

 

一南一北,這一別就是十幾年,這當中阿公又往生,屋漏偏逢連夜雨,遭喪夫之痛的阿婆獨自撫養六個個兒子,只能打零工度日,經濟十分拮据,有一餐沒一餐的。

 

在小姑媽出嫁前夕,她輾轉打聽到阿婆的住處,獨自一人坐了一整天車南下來找阿婆,母女見面淚眼相對,愛恨糾結,心中的苦只能各自往肚裡吞,此時手頭依然拮据的阿婆沒有能力替女兒置辦嫁妝,三弟媳和四弟媳看了不忍,各自送了一隻金戒指給小姑添妝。

 

沒有娘家生母的奧援與贊助,沒有風光的嫁妝陪嫁壯聲勢,更無有力的娘家背後相挺,自小又被賣做童養媳,小姑媽想到自己可憐的身世,忍不住放聲大哭,一路哭著回去,孤單無助的身影想起來令人心疼鼻酸。

 

臨走時我們用手機和小姑媽輪流拍照,並拍下難得的大合照。小姑媽自中風後,健康和記憶已大不如從前,再也無法南下看我們這些外家孫了,而北上又路途遙遠,見面不易,拜科技之賜,想看小姑媽時隨時可以打開手機。

 

大姑媽【阿英姑】

 

次日我們一行繞了一大圈山路,終於來到新竹峨眉大姑媽的老家,那是一棟兩層樓的磚房,大姑媽的兩個兒子翰林及翰彬在門口迎接我們,我們帶著紅包和伴手禮走進客廳,我看到大姑媽坐在椅子上,前面擺著四腳輔助器。


我覺的大姑媽長得更像阿婆,無論臉型與身型都像,尤其是那雙修長的手指,好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,親人就是親人,無論在天涯海角都帶著相同的印記,流著相同的血。

 

當我們跟大姑媽聊天時,發現她的頭腦很清楚,記憶也非常好,哪個外家孫什麼時候去看她,坐在哪個位置,她都一清二楚,完全不會搞混,這對一個高齡93歲的老人是多麼不容易,家族長壽、堅強的基因在大姑媽和小姑媽身上可以得到印證,這也給我們這些晚輩帶來很好的啟示,除了高壽基因,無論身處任何橫逆與困境,一顆堅強的心可以面對種種障礙,挺過任何困境。

 

骨肉分離

 

大姑媽在五六歲時,據大姑媽的回憶,阿公和阿婆帶著一家大小要南下避債,來到車站時,仲介強行將大姑媽抓著用背袋揹在身上,已解人事的大姑媽,嚎啕大哭,死命掙扎,揹帶幾乎扯斷,任憑大姑媽哭斷肝腸,阿婆也沒有掉一滴淚,她的心早已被逆境磨得如鐵一般堅硬,為了讓一家子活下去,除了犧牲女兒,成全其他兄弟,阿婆實在沒有其他選擇。

 

小小年紀就嚐盡生離死別之痛,大姑媽來到養父母家,日子過得更辛苦,一個還需要被呵護的小女孩,早已被環境磨得提早成熟,被迫董事,每天有忙不完的家事和工作,動作稍慢,或沒有完成交代的事,就會被養父母的兒子敲頭處罰,在一個沒有人關心疼惜的環境中,大姑媽依然堅強的活著,淚水在與親生父母分離時早已流乾,長夜漫漫終有天明的時候,隨著年紀成長,結婚生子,生活也漸漸改善。


後來阿婆曾北上探望大姑媽和小姑媽,分離多年的姊妹也有來往聯絡,苦盡甘來,母女、姐妹總算可重享天倫。

 

大姑媽的兒子曾問過大姑媽,會不會怨嘆、會不會恨自己的親生父母?大姑媽說不會。如果大姑媽說會,也是人之常情,我們做晚輩的也能體會,但大姑媽說不會,這讓我們這些外家孫除了深深感動外,心中更多了一份憐惜與不捨。

 

當晚我們在客家餐廳宴請大姑媽和表兄弟,還有其他親友一起吃飯,大姑媽除了行動較不便之外,胃口還不錯,她雖長年吃素,氣色不差,席間大家聊天敘舊,往事種種如跑馬燈,談笑中又在腦海裏鮮活起來。

 

次日中午,我們和小姑媽還有她的兒子、女兒及女婿在餐廳共進午餐,小姑媽喜歡吃薑絲炒大腸,一口接一口,吃得很高興,我們看了也高興,大家都有點年紀了,能與親人吃飯聊天,我們都感到十分珍惜。

 

賦歸

 

兩天一夜很快就過去了,我們分別和大姑媽及小姑媽依依不捨的道別,然後踏上歸途,完成心中的願望,大家都覺得很踏實、愉快。大家在聊天時,一高興起來便隨口說什麼時候要來看姑媽,大家總會互相調凱說不能亂開空頭支票,要蓋章壓日期才算數,其實只要有心,哪怕路途遙遠,隨時都可以來看姑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探親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秀珍的甘仔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