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9ULKU6OW.jpg

圖片參考自網路

價格的迷思

 

跟旅行團到大陸的香格里拉玩,途中經過一家專賣天珠及翡翠玉石的店舖,這種店一看就知道是專門針對觀光客開的,因為方圓幾公里內沒有幾戶住家,平常門可羅雀,完全要靠導遊及司機帶客人上門衝業績。

 

 導遊帶著大家進去上一號順便參觀購物,只見玻璃櫃中擺著各式各樣的玉石──有耳環、手鐲、項鍊、貔貅等等,還有大大小小的天珠,看得眼花撩亂。每樣商品都標著價錢,有些價位高的令人咋舌,只能用天價來形容,心中難免起疑──店家是否漫天開價,想敲觀光客的竹槓?這些究竟是真品還是膺品?

 

為什麼這類商店幾乎都不賣黃金?因為黃金有公定價格可供參考,利潤有限。而天珠和玉石是有行無市的商品,定價空間非常大,相對的議價空間也大。

 

有位團員老陳看上一顆拇指大的西藏天珠,標價兩萬人民幣﹝折算台幣八萬多塊﹞,老陳「拿斧頭」跟店員砍價,心想,砍多少賺多少,他毫不留情的砍掉一個零,談笑間兩萬塊馬上變兩千塊人民幣!

 

店員不敢作主,請出老闆娘來議價,精明的老闆娘是台灣人,對自己人的購物習性早摸得一清二楚。她說老陳很有眼光,這顆天珠是經過認証的極品,也是店裏最好的一顆,如果賣兩千塊的話,她會虧到跑路,希望老陳少砍一點,讓她少賠一點。

 

老陳心想,已經砍了那麼多了,不差一點小錢,於是加了一百塊人民幣上去,最後以兩千一成交。

 

對買方而言,從兩萬殺到兩千,感覺老陳好像賺了十倍。但,如果這顆天珠只是一顆高級的工藝品,成本只有兩百塊人民幣,由兩百賣到兩千塊,對賣方而言,老闆娘也同樣賺了十倍,一點也沒虧本,聰明的網友,你認為誰賺的多?

 

  

 

產地的迷思

 

 

 

大多數人出門旅遊,不管到國內或國外,通常都會買一些當地的特產帶回家或贈送親朋好友。這裏所說的特產,不單是指農產品,具有記念性質的工藝品或礦產也包括在內。出門一趟不容易,千里迢迢到了該地,不大肆採購一番,就好像入寶山而空回,實在對不起自己。

 

或許我們會認為在當地買的特產應該比較便宜,而且不可能買到假貨吧?

 

 其實不然,以我的經驗,店家大多會哄抬價格,所以在產地買的價錢不但比外面貴,而且很多膺品、劣質品充斥其間,專敲觀光客的錢。對店家而言,觀光客如潮水般來來去去,他們根本不在乎信用及口碑。

 

 阿里山茶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大陸旅遊團衝著阿里山的高知名度,好不容易來到台灣,想買道地的阿里山茶,結果花大錢買到的卻是越南來的劣質茶。由此可知,在南非買的鑽石,未必產於南非,在和闐買的玉可能來自別的產地。

 

 說實在的,產地貨源有限,不可能無限制供應。對於旅遊購物,或許我們可以

 

換個角度去思考,旅遊不一定要買當地的特產,欣賞風景,不購物,做個純粹

 

的旅人,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秀珍的甘仔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