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jpg

thUT0BQR0Q.jpg

 黃橙橙的白斬雞

前言

 

這篇是幾年前參加北埔客庄桐花香研習營活動的紀錄,是由高雄市政府客委會贊助,客家四畝田協會主辦,共有舊雨新知四十幾位大小朋友參加,並由劉還月老師主講及導覽。


老師鑽研傳統民俗多年,對客家及原住民文化頗有研究,著作等身、得獎無數,常應聘到各大專院校講課,頗受青年學子歡迎。

20.gif

老師是在地的新竹客家人,母語是海陸話,四縣話也能朗朗上口。已屆天命之年的他依然活力十足,對人生充滿理想,且學識淵博,引經據典,侃侃而談,值得我們去挖掘、學習。

21.jpg

另外,老師對旅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,經常辦旅遊活動的他,累積了相當多的實務經驗,他和我們分享帶隊的方式及旅遊的意義,他希望我們實際參與旅遊活動的運作,並事先熟讀相關內容,別只是當個旁觀者,讓領隊從頭忙到尾,這跟我們以往的旅遊模式截然不同。

MAP.jpg

參觀景點或旅遊途中,難免會問一些較隨興、簡單的問題,老師可是會不假辭色的訓人,讓我們又敬又怕,他認為我們已事先熟讀旅遊內容,應該問一些有邏輯、有建設性的問題,把旅遊當成一種學習,這樣才會成長進步,他一直強調,不希望我們當個目光呆滯、兩眼無神的觀光客,後面這兩句話,如當頭棒喝,在整個旅遊過程中,大家總是拿這兩句話互相調侃或互相激勵。


其實四畝田的活動一向偏重知性之旅,已逐漸跳脫觀光購物的模式,我想這就是一種成長和進步。

 

關於北埔鄉

 

北埔鄉位於新竹縣南側,東鄰竹東鎮,西與峨眉鄉接壤,南方跟五峰鄉為界,北則緊靠寶山鄉。全鄉面積共五十一平方公里,人口一萬六百人,劃分為十個村,北埔村為鄉治所在地。

30.jpg

北埔鄉大都屬丘陵地,有人研究發現,緣於歷史或其他種種因素,客家聚落多半位於山區,連大陸原鄉─梅縣、焦嶺亦不例外。


山區氣候潮濕多霧,相當適合種茶樹,近年來茶園的發展,為茶農增加許多收益,若能大力行銷,並配合陸客觀光,發展潛力無窮。

50.jpg

 擂茶


北埔早期是大隘社賽夏族人狩獵、聚居的場所,當時賽夏族人與漢人關係緊張,大小衝突不斷,甚至發生砍漢人首級祭神之事件,清廷為了保護漢人的生命財產安全,派遣姜秀鑾主持開墾工作,姜把北埔、峨眉、寶山等四十多個墾區,用聯防方式設隘丁、建隘線,所以這三個鄉鎮昔日又稱大隘。

 

姜秀鑾邀集了閩籍鄉紳周邦正共同開發北埔,加上清廷提撥資金援助,組成「金廣福」墾號,所謂金廣福,金是指政府出資,廣是以姜為首的廣東墾戶,福是以周邦正為主的福建來台墾戶。

40.jpg

位於北埔鄉中正路的金廣福公館,範圍包括附近天水堂的姜家古宅,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,始建於清道光十四年﹝西元1834年﹞,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五年歷史了。金廣福公館經過地方政府數度整建修葺後,不知何故,大門依舊深鎖,尚未對外開放。

 

老師帶著我們走進北埔村的街頭巷尾,行走在窄小彎曲的巷弄裏,隨處可見古樸、斑駁的土磚屋,令人發思古之幽情,細看土磚屋,有竹片混合黃土;也有稻草混合黃土砌成的。那裸露在外頭的厚實黃土,總是風雨無阻的佇立在那兒,一代又一代承載著家族的興衰遞嬗。

25.jpg

新竹柿餅


巷弄的古井特別多,每走幾步便可看見,它提供村民洗滌、用水頗為方便,巷弄的曲折設計具有防禦外人入侵的功能,內部卻可四通八達,先民的智慧令人敬佩。

 

品嚐客家美食

 

來到北埔當然不能錯過當地美食,值得一提的是,位於水祭村;救荒本草堂前的辦桌,這家主人平日以辦桌為主,並不經營餐廳。他們用的食材除了肉類,都是自己手工做的,像梅乾菜、高麗菜乾、蘿蔔乾等都是天然、原味的,沒有添加色素和福馬林。

26.jpg

曬梅干菜  圖片來自網站


桌上擺著冷盤、梅乾扣肉、炒粄條、客家小炒、白斬雞沾桔醬、桔葉高麗菜乾粉腸湯、鹹菜湯、甜點是湯匙粄,看起來令人食指大動,白斬雞沾桔醬是北部客的吃法,在南部幾乎都是沾「蒜油醋」,夾起一塊黃橙橙帶皮的雞肉沾一點桔醬,吃起來酸酸的,桔醬的味道喧賓奪主,反而吃不出雞肉的味道。

45.jpg

51.jpg

白斬雞沾吉醬是北客吃法

蒜末加醬油及九層塔是南客吃法

圖片來自網站

 

桔葉高麗菜乾粉腸湯是第一次品嘗,心中有點訝異,粉腸也能煮湯?味道如何?用湯匙舀了一口試喝,桔葉的香氣和高麗菜乾濃厚的味道壓過了粉腸的腥味,風味獨特。在南部粉腸的吃法大都是用水煮熟後,切成小塊沾蒜油醋。不同的烹調方式有不同的風味,不過,還是比較習慣南部的吃法。

 

救荒本草堂

來到山明水秀的水祭村,沿著山路,走進一戶獨棟的三合院外牆邊,看到牆下立著一個客運站牌,心想:新竹客運服務真周到,連這麼偏遠的鄉下都設有站牌。仔細看站牌上的內容,上面寫著時間表,還配上春分、夏至、秋收、冬藏哩,這獨特、令人會心一笑的站牌,據聞是「山寨板」的車牌,至於傳聞是否屬實,只能向劉老師求証了。

60.jpg

乍看救荒本草堂這名稱,會以為是一家中藥舖,非也,它是老師尚在規劃;但已完成大半的新家。救荒本草堂原本是一棟老舊的三合院,外觀呈ㄇ字形,面向一片翠綠的山脈,十分開陽,站在禾坪上可以飽覽綿延秀麗的群山,心情為之開闊不少。

 

救荒本草堂是典型的北部三合院,內部每個房間相通,這跟每個房間皆獨立一門之南部三合院大為不同,我想這跟氣候有關,北部冬天較溼冷,人在屋子裏進進出出可免受風寒之苦。因地制宜,權宜變通是一種生活智慧。

44.jpg

北部客家三合院

進入廳堂可看到牆壁兩側的棟對,一邊寫著:基源自渾邪草原征戰入關習農墾作千載流離徙台方得避秦地。晴耕山林奠永世生機。另一邊是:始祖玉山山野奔馳居陲歸化躬耕萬年轉徙返山再尋武陵源。語讀青史傳萬代智慧。


棟對是客家人特有的文化,主要是記錄祖先的發源地或封地,另一方面則期勉後代子孫晴耕雨讀,勤儉傳家。

46.jpg

救荒本草堂裏面都是寶,有劉老師的藏書,羅列成排的書架擺滿古今書籍,稱得上汗牛充棟了。有些研究民俗或客家文化的朋友,常來這兒找資料或借書。


有些房間擺滿了他的收藏,有無人供奉的神祇和法器,以及被棄置,無人祭拜的木偶,乍看頗令人驚訝,一般人對這些東西避之唯恐不及,怎可能拿回家收藏,但,劉老師以一個民俗文化研究者的胸懷,將它視為文物,因為了解,所以珍惜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北埔客家庄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秀珍的甘仔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