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天在公視看到重播的電影總舖師,想起看完電影後,曾在部落格寫過一篇感想,以下是當時的記錄。
去電影院看過大尾鱸鰻和總舖師
若問喜歡哪一部
我的答案是總舖師
同樣都充滿台灣鄉土味
覺得總舖師較有內容 有令人回味之處
透過影片還可見識到早期辦桌的大菜
那些大菜做工之繁複 構思之巧妙
簡直就像在做一件藝術品
不管失敗多少次,色 香 味一定要符合古早味, 一定要做到滿意為止,那種執著令人感動。
像我這種每天要煮菜,卻又沒有什麼興趣的人而言,覺得拿筆比拿鍋鏟順手,烹飪除了有心還要有天份。
這部片子雖以總舖師為名, 但有關總舖師的戲份卻不多,反而不懂廚藝的男女主角佔了很多戲份, 有喧賓奪主的感覺。
或許製片有成本回收的考量,畢竟看電影的大多是年輕族群。
我以為編劇會把總舖師的養成經過, 及職業生涯中的酸甜苦辣透過戲劇呈現,雖有提到,但著墨不多,大都用言談及回憶帶過。
只有吳念真演的憨人師有較多表現, 說真的,演的還不錯。
憨人師看盡人生興衰富貴,甘願無償煮菜給街友吃。
這使我們想起媒體曾報導,有位阿嬤以很便宜的價格煮自助餐給弱勢族群吃。
總舖師給我們的印象是賺錢的行業,尤其是辦桌的老闆,偏有人不愛賺錢,喜歡助人,他們的傻勁和豁達令人敬佩。
吳念真演的憨人師
片中女主角小婉的團隊和另一位廚師的人馬pk廚藝,因小婉是主角,所以比賽前的各種準備過程, 都在劇中一一呈現。
而對手比賽前的準備過程則完全沒有在劇中呈現。
其實戲劇的表現方式跟小說一樣, 故事都聚焦在男女主角身上,只不過 一個是用影像表達, 一個是用文字呈現。
另外,林美秀在劇中誇張的演出,製造了很多娛樂笑果,她真是天生難得的甘草人物。